新冠疫情升溫,臺灣「中間地帶」防疫模式面臨的挑戰

新冠疫情升溫,臺灣「中間地帶」防疫模式面臨的挑戰

臺灣清明節假期剛過,期間每日新冠確診人數持續增加,週四(4月7日)又爆增至382例,是今年以來單日確診人數新高。

有分析指出,臺灣的Omicron疫情才剛剛開始,政府亦證實全臺社群存在許多條傳播鏈。

對於來勢洶洶的疫情,臺灣臺大醫院李秉穎主治醫師認為, 因為疫苗施打率低等因素,臺灣無法採用新加坡或韓國的與病毒共存模式。

他說,臺灣採取的策略是「類共存」,亦即在清零和共存中的一個中間地帶。 他解釋說,臺灣將處於這個中間地帶的時間不會太短,過程也不會輕鬆。 「臺灣現在是忍受低限度的傳染,不忍受會衝垮醫療系統的確診數。」他補充說。

  • 新冠疫情:臺灣成功防疫的「低技術」方式

  • 奧密克戎會不會讓臺灣放棄「清零」轉向「與毒共存」

  • 香港全民檢測要等感染高峰過後?專家解釋主因是隔離設施不足

防疫政策轉變

臺灣新冠確診數在上週開始攀升。根據指揮中心(CDC)總指揮官陳時中公佈的資料,近期1700確診病例中,有99.8%是輕症,約0.2為重症,1人病逝。重症多半是感染前便罹患慢性疾病的老人家。

臺灣似乎不再像去年五月中本土疫情爆發時那樣驚恐。近日,知名歌手張惠妹在臺北市舉辦多場演唱會,數萬民眾湧入會場,與歌手歡唱高歌; 全臺大型宗教場所及觀光地點亦繼續舉行開放。

「我現在不擔心被Omicron感染,我想大家都一樣比較在意經濟,我比較擔心我的股票會因為接下來的疫情賠錢,」臺北松山區,在娛樂產業工作的巫小姐告訴BBC。

但面對確診數迅速攀升及各界關注,總統蔡英文週三(4月6日)與副總統賴清德及衛福部長陳時中等人舉行防疫會議。 會後, 她在臉書表示,政府與醫界及地方首長達成共識,現階段臺灣防疫的目標是「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

她說,臺灣防疫策略會持續以「減災」為目標,而非全面"清零",也不是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而是有效的疫情控管。

前臺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解釋說,當下防疫本來就非清零或共存二選一的問題。「清零不切實際,共存須要漸進達成,不可能雙手一攤完全不管讓他指數型上升。施打率,藥物的凖備,和民眾的溝通,輕重症分流如何做得順暢,都還要努力。」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也向臺媒表示,要達成減災,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打疫苗、備藥物,特別是藥物一定要備齊。他說,要讓高風險族群在輕症時就能服用,方能達到預防重症的效果,但以臺灣目前的藥量來看「減災,應該是不太夠」。

認為,現在確診病例多數是輕症或無症狀,容易引發民眾過度放鬆,而臺灣新一波疫情現在只是開端。本身活動範圍廣,活動力強的的青壯族群感染後亦有可能將病毒傳給老人家。

「你提到的阿妹的演唱會或其他活動,也有年輕人回家後感染給長輩的風險。」

新冠疫苗:全球各地接種進展動態追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5wF-9fh4

疫苗接種為關鍵

臺灣防疫政策正在悄悄變化,但有不少民眾憂慮,臺灣會否會在確診數暴增後陷入香港近日疫情失控的狀況: 許多長者感染後去世,在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病床遍佈醫院門外,病人寒風中排隊等待醫治,病人與遺體共處病房內的慘況。

許多分析也同意,若病毒擴散到長輩族群,對臺灣醫療的考驗將會很大。

因此,李秉穎認為,以香港為借鏡,住在老人院等安養機構的民眾疫苗接種率需要盡速加強。他說,臺灣因為慢慢步向共存,也為了不傷害經濟所以對於大型的演唱會,或餐廳,以及觀光地都沒有禁止,重點仍是推動疫苗接種率上升,這是當務之急。

臺灣指揮中心資料統計,目前臺灣新冠疫苗接種率第1劑超過83.0%,第2劑超過78%,第三劑51%。至2022年3月7日的資料統計,臺灣65歲至74歲長者第1劑新冠疫苗接種率為86.6%,第2劑為82.5%,第三劑為64.9%。75歲以上民眾第1劑接種率為75.6%,第2劑為69.8%,第三劑為51.4%。與此對比, 新加坡及南韓60歲以上的民眾新冠疫苗接種率高達95%以上。

針對臺灣有醫師或學者批評,為何臺灣演唱會照常舉行,但12歲以下的兒童卻不能施打疫苗,校外教學活動要停課或停班, 小兒科李秉穎告訴BBC說,臺灣還沒有授權的疫苗可以給這個年齡組打。

他說,目前輝瑞(BioNTect )還有莫德納(Moderna)疫苗有12歲以下臨床實驗資料,Novavax 次單位蛋白疫苗 ,臨床試驗也正進行中。

臺灣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年3月公佈,經過專家會議決議,臺灣暫時不建議5到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原因是國際上對該族群的接種研究尚未齊全,而且臺灣兒童確診或重症案例不多,若未來有新資料出爐才會再開始討論。

臺灣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則向臺媒聯合新聞網分析,新冠疫苗與傳統疫苗副作用表現不同,「需考量兒童自體免疫、發育及長遠健康等影響,需審慎評估」。他又說,即便臺灣完全解封,兒童施打新冠疫苗也要慎重。

此外,臺灣也有一些民眾反對接種新冠疫苗。上千臺灣民眾上個月在臺北市街頭抗議,批評強迫疫苗接種。臺北知名的中醫師李璧如接受臺灣飛碟電臺訪問時說,目前的新冠疫苗研發過程倉促上市,副作用多,她不認為Omicron造成的症狀特別嚴重,因此不需要透過現有疫苗才能防治。

新冠疫情升溫,臺灣「中間地帶」防疫模式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