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亲子专家Teresa老师
在求学过程中,从以前到现在大,你我身边都有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开始于班上同学,同校学长姐或学弟妹,现今扩及到补习班的老师或同学。做家长的担心难免,更何况若影响学业成绩,那就得谨慎处理了。以前都说念大学要修恋爱学分,近年来,孩子们对于异性的好感程度,年龄层降低了,在某些高中端已有部分请专业人士到校开设情感教育或是两性关系的课题,来为学生解惑,国中小大部分是生活辅导组和家长协助处理。
在家里父母亲相处的方式,是相互尊重同理对方,还是互怨互恨,又或者是一方强势一方委屈求全?父母的相处模式是会影响孩子在外与人相处时的态度,都说身教大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学校这个小社会,很容易看得出来,孩子们人际关系的问题,无论是所谓的闺蜜团、好麻吉抑或是兄弟情,当爱情来了,情感的应变能力有限,家长和老师就得出面帮忙沟通,解决问题。
一味的禁止小孩谈恋爱,其实行不通,禁止也没用,越禁止小孩越要去做,不妨教孩子,通过相处上的态度来和孩子理性讨论面对这样的课题。比如说,平时对方在学校的时候,是否常会情绪不稳定,要求别人一定要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事。或是常有不当言词嘲讽或羞辱他人。受挫容忍度低弱,不能接受任何不如意的事情。常会控制其他同学的相处模式,只能跟A好不能跟B说话,否则断交之类的举动。更或者能了解对方的家庭状况。最好能让孩子枚举出来最在意对方的点有哪几项?自己能接受有哪些?一定无法接受的有哪些?请孩子学会在平日生活中观察对方的行为表征,人格特质,然后打个分数,排出顺序来思考,这个人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当然孩子常会因为对方的外型或学业成绩而忽略了一些内在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帮忙厘清观念。

#长得帅或是可爱童颜,未必是理想伴侣
#功课学业的资优生也未必有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力
#生活中相处和观察入微的方式,才能避免遇到不适合的人

更多文章:
家暴频传 台湾司法人权进步协会教你如何保护自己